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其他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A.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B.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

C.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D.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l:1:l,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答案

A、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更多“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相关的问题

第1题

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了四种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数量的改变

C.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是重组类型之一

D.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已知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那么,正常情况下该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基因的走向不可能的是()

A.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B.与b走向一极,a与B走向另一极

C.与a走向一极,B与b走向另一极

D.或a走向哪一极,B或b走向哪一极都是随机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有两个大麦纯系品种:一个是矮秆(br)但易感染锈病(t)的品种,另一个是高杆(Br)但抗锈病(T)的品种。现用高杆抗锈病(BrbrTt)大麦品种作为亲本进行自交,子代矮秆抗锈病纯合子所占的百分率为0.36%,推测亲本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是()

A.r与T连锁;br与t连锁

B.r与t连锁;br与T连锁

C.r与b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T与t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以上都有可能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已知水稻高杆(T)对矮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杆:矮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C.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A对灰鼠基因 a为显性,短尾基因 B 对长尾基因b 为显性。且基因A或 b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1/4

B.3/4

C.1/9

D.8/9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小麦的粒色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现型有()

A.4种

B.5种

C.9种

D.10种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 A 对灰鼠基因 a 为显性,短尾基因 B 对长尾基因 b 为显 性,且基因 A 或 b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现有 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1/4

B.3/4

C.1/9

D.8/9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依次是()

A.5和3

B.6和4

C.8和6

D.9和4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减数分裂过程中,四分体是指()

A.细胞内含有四条染色体

B.细胞中含有四对染色体

C.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D.两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27cm的mmnnuuvv和离地99cm的MMNNUUVV杂交得到F1;再用F1代与甲植株杂交,F2代产生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36~90 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mmNu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 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 27cm 的 mmnnuuvv 和离地 99cm 的 MMNNUUVV 杂交得到 F1,再用 F1与甲植株杂交,产生 F2 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 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为()

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