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查看《购买须知》>>>
首页 > 学历类考试
网友您好,请在下方输入框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
搜题
拍照、语音搜题,请扫码下载APP
扫一扫 下载APP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对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的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已知: 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 PdCl2 + H2O= CO2+ 2HCl + Pd(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使溶液变浑浊)。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对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的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已知: 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1)实验时要先通入足够长时间的N2,其原因是()。(2) 装置B的作用是()。(3)装置C、D所盛试剂分别为()、(),若装置C、D中溶液均变浑浊,且经检测两气体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4) 该装置的缺点是()。

答案
查看答案
更多“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对焦炭还原二氧化硅的气体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已知: PdCl2溶液可用于检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 PdCl2 + H2O= CO2+ 2HCl + Pd(产生黑色金…”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后讨论: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像H2那样还原Cu0呢?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氮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研究:

(一)制取氨气

(1)写出实验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2有同学模仿排饱和食盐水收集氯气的方法,想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的方法收集氨气。你认为他能否达到目的()(填“能”或“否”)。理由是()。

(二)该小组中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探究氨气的还原性:⑴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缺陷,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该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2)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Cu0变为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蓝色,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写出氨气与Cu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问题讨论:

有同学认为:NH3与Cu0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中可能含有Cu20.已知:Cu20是一种碱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的稳定性差(Cu+→Cu+Cu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Cu0:()。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铝氢化钠(NaAlH4)是有机合成的一种重要还原剂。一般的制备方法是将力AlC13溶于有机溶剂,再把所得溶液滴加到NaH粉末上,可制得铝氢化钠。实验要求和装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铝氢化钠要在非水溶液中进行,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下列装置制取少量铝氢化钠(含副产物处理)较为合理的是()。2)对于原料ALCL3的制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①连接好装置后,应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为保证产物的纯净,应待D中()(填现象)再加热酒精灯。

②B装置中盛装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后B中产生的现象是(),选择NaCl饱和溶液的理由是()。

③C装置的作用是();若无C装置,试预测实验后D中生成物除A1C13外可能还含有()。(填化学式)。

④上述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某课外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里制备少量乙酸乙酯,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个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将锌、铜通过导线相连,置于稀硫酸中(1)外电路,电子从()极流出。溶液中,阳离子向()极移动。

(2)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3)该小组同学将稀硫酸分别换成下列试剂,电流计仍会偏转的是()(填序号)。

A.无水乙醇

B.醋酸溶液

C.CuSo4溶液

D.苯

(4)实验后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认为符合某些要求的化学反应都可以通过原电池来实现。下列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填字母代号)。

A.NaOH+HCl=NaCl+H2O

B.2H2+O2=2H2O

C.Fe+2FeCl3=3FeCl2

D.2H20=2H2↑+2O2↑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下列关于AirNEXT空气主机外观描述正确的是()

A.建筑和⾃然的结合,通过提取建筑设计中垂直延伸的⼒量感和纵横交错的构成感形成了如雕塑般的理性

B.⾮导电镀⼯艺打造微镜⾯效果,带来超⼤全⾯屏的视觉体验

C.10.1英寸TFT交互⼤屏展示

D.北欧简约风格设计

E.下⾯板材料环保健康同时⼜具有优异的性能,真实的还原了岩板本身的⾃然质感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某生物实验小组欲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已知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是一个多步反应,会依次形成较大分子糊精、小分子糊精、麦芽糖,加入碘液后的溶液颜色分别是蓝紫色、橙红色、黄褐色(碘液颜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确定淀粉酶活性较强的温度范围

B.将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混合后再进行保温处理

C.通过观察加入碘液后不同温度下溶液颜色的变化可确定酶活性的强弱

D.混合保温一段时间后,在保温装置中直接加碘液即可检测淀粉水解情况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某同学经过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B.制备少量氨气

C.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D.制备少量氧气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一套实验装置来制取乙酸乙酯,A中盛有乙醇、浓硫酸和醋酸的混合液,C中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1)浓硫酸的作用是().

(2)球形管B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3)反应中所用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4)C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5)从C中分离出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一种仪器是();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饱和氯化钙溶液分离出(),再加入无水硫酸钠,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某生物实验小组,在探究“苍耳果实与传播方式相适应的结构”实验中,将甲组苍耳的钩刺剪去,乙组保留。这样做的目的是()

A.控制变量

B.设计对照实验

C.进行重复实验

D.避免偶然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实验室用浓硫酸和焦炭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有CO2、SO2、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制得的气体中确实含有CO2、S02、H2O(g),按气流的方向,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序号)(3)实验时若观察到:①中溶液褪色,B瓶中深水颜色逐渐变浅,C瓶中溶液不褪色,则A瓶的作用是(),B瓶的作用是(),C瓶的作用是()。

(4)装置②中所加的试剂名称是(),它可以验证的气体是()简述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的位置的理由是()。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的名称是(),它可以用来验证的气体是()。

点击查看答案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
重置密码
账号:
旧密码:
新密码:
确认密码:
确认修改
购买搜题卡查看答案 购买前请仔细阅读《购买须知》
请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点击支付即表示同意并接受了《服务协议》《购买须知》
立即支付 系统将自动为您注册账号
已付款,但不能查看答案,请点这里登录即可>>>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订单号: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请不要关闭本页面,支付完成后请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恭喜您,购买搜题卡成功 系统为您生成的账号密码如下:
重要提示:请勿将账号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违者账号将被封禁。
发送账号到微信 保存账号查看答案
怕账号密码记不住?建议关注微信公众号绑定微信,开通微信扫码登录功能
请用微信扫码测试
优题宝